我们中国文字很多都来自象形,就是这个豆子的“豆”一看就不是象形字,因为豆子就圆圆滚滚的东西,其实不是,豆都是这件藏品,上面有一横就是一盖子然后中间一个口就是腹部,底下两个点实际就是这俩腿,底下一横就是这个底,所以豆还是一个象形字,它是从青铜豆的“豆”来的,这是一个容器,是祭祀的一个容器,今天小编跟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件容器,是一位小哥带来的,是小哥家祖传的,小哥这次来就是想请专家给估个价的。
专家拿到这件藏品的时候讲:这件藏品上手一垫就有问题了,非常轻,青铜器能这么轻吗,我觉得像塑料的俗称叫“塑料王”,如果是素的没有多少钱,我说塑料真的是拿模具做好压出来然后贴上去在喷上锈,这是古玩行里边现在很多入门古玩行找青铜器的人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仿造者常用的一个方法,
这个青铜器身比较饱满,是鼓腹,鼓盖外翻的抓手,下面是一个喇叭形的足,两边带两个系,这是战国典型的青铜豆的造型,但是这个青铜豆我们反过来里面为什么是满锈的,这种锈假的青铜器上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真的青铜器上也有的,我们看上面这种白是铅白光。
这种铅白光是一种高锡青铜的表现形式,青铜一般是铸造的,它是二比八的铸造方式了就是锡占百分之二十铜占百分之八十,这样的话铸出来的青铜器是金光闪闪泛着淡青色的黄光,但是如果是锡比例高比如锡占百分之三十铜占百分之七十的话就是铸造镜子用的比例,这样铸出来的镜子就是白色的,白光闪闪,这个青铜镜是介于二比八与二比七之间的,所以说它的这个青铜的颜色称灰白色,行里人俗称铅白光。
但是咱么话说回来看这件藏品上面的绣对不对,我们看它的绣不是涂抹上去的,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只有盖子上有地上没有那,是因为封口不严里面进了潮气它是一层水蒸气凝结在盖顶上慢慢形成的铜锈,所以说上面有锈下面是没有的,所以综上所述这件藏品是一件战国青铜器的珍品,这件青铜器的品相非常好是满工的,上面是小的蟠虺纹就像小虫子似的,是卷曲的小虫子这种蟠虺纹实际是商周青铜龙纹的一种变形,刚才专家为什么说它特别轻是不是塑料的那,实际上这正是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所以说掂起来它的分量很轻 。
专家最后给的估价是人民币十万元,小哥一听竟然有十万一下乐了,小哥讲:刚开始还以为专家会说仿品,没想到竟然是战国的青铜器价值十万,太兴奋了,其实小编刚开始也以为是仿品那,不过幸好是真品,让小编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不然就真的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