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垃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如何实现“无塑料生活”是目前人类共同努力的事情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阳江籍科学家陈立班勇立潮头研究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立班
陈立班(1944—2019),广东阳江人。生前任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陈立班的父亲陈国璋和母亲梁文坚是阳江著名的革命者。1944年1月陈立班出生,由其外公外婆抚养,住在阳江城南门街。1951年,他随父母定居广州。陈立班学习很用功。1961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大压缩招生规模的情况下,17岁的陈立班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立班处事认真、稳重,深得同学们的信任,大学五年均被选为班长。”陈立班的夫人杨淑英和陈立班是大学同班同学,她回忆,陈立班上课认真,特别注重外语学习,还自学了日语和德语,对科研帮助很大。
1968年初分配工作时,鉴于当时国际形势,国家将一些军工研究项目迁到西部山区。陈立班和杨淑英一起自愿到青海工作。“当时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所位于青海西宁郊区大通县。”杨淑英说,青海常年低温,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困难,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那时由工人担任课题组长,陈立班是实习生。他主动为组长出谋划策,采用当时数学家华罗庚推广的正交设计法安排条件实验,根据得到的数据寻找最佳配方,研制的用于火箭固推剂的富氧粘合剂的性能大大超过了国际资料报道的水平。该项目1979年获得青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文革后,陈立班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并通过考试,进入美国德州A
陈立班在美国留学时在实验室留影1983年,陈立班获得博士学位,他立即回国效力,和夫人杨淑英一起在广州化学研究所工作。当时,温室效应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陈立班以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鲜明地提出观点认为“二氧化碳共聚物化学的研究,对于扩大能源结构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陈立班首开先河申请科学院基金,用于研究二氧化碳反应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后来,他陆续得到省科学基金和国家基金委基金支持。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催化剂的筛选工作量很大,他凭借自己在金属有机、高分子跨学科的渊博知识,确定了先制得液态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再进一步改性应用的技术路线。“那时他在所里一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平房里建立了实验室。实验室里没有洗手间,他有上午大便的习惯,要跑到百米外的地方,担心离开太久影响到投料和观察反应,所以他只好忍着,时间长了造成严重便秘。经医治后虽然有所改善,但给他的身体留下了隐患。”想起这些,杨淑英眼角涌出了泪水她说,支撑丈夫坚持下来的是“责任”和“担当”陈立班常说,国家培养了自己得为国家做些事情在庞大体系中寻找合适的催化体系,工作量大且枯燥。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反应结果,寻找催化规律,陈立班终于找到了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催化体系—双金属催化体系,1989年申请了国家专利。
广化所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朱宏,是陈立班的学生,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1992年,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做了‘利用高分子负载催化剂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相关研究。现在,碳酸二甲酯作为绿色环保甲基化试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还很少,陈老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很有远见。”朱宏回忆。
1998年6月,陈立班在广化所实验室工作
1969年,日本东京大学青年助理教授井上祥平在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但始终无法投入社会应用。陈立班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91年5月,广化所等在广州举办“中日碳资源有效利用研讨会”。陈立班做主场学术报告,日本化学家井上祥平等慕名参加了学术会议。
1991年05月26日-29日广州中日碳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1995年11月,“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六届金属络合物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IUPAC是世界著名化学家和各国化学团体联合组成的学术组织,陈立班作为秘书长在大会做主场报告。参会的国际高分子知名教授们评价说,陈立班教授从事的该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91年5月,广州中日碳资源研讨会期间,陈立班(左二)与朱宏(左一)?、杨淑英(右二)和日本化学家井上祥平等(中)外学者合影。
现任广州化学研究所科技处处长的胡继文说,2003年,这项科研成果转让给江苏中科金龙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下称“金龙公司”)。陈立班带领他培养的博士生刘保华、张敏等前往江苏泰兴帮助建厂,他很快就拿出了世界上首例“双金属络合催化剂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生产流程设计图”给有关单位进行厂房设计,同时开展定制相关设备、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金龙公司总经理徐玉华说,陈立班教授有老一辈科学家的风范,从小试、中试到批量生产全程参与,不分昼夜,不厌其烦,帮助解决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工厂车间里,陈立班(左二)向来考察的国外企业人员介绍产品生产情况
2004年8月,由国家环保总局在江苏省泰兴组织的鉴定会上,“利用二氧化碳制备脂肪族聚碳酸亚乙酯和降解型聚氨酯泡沫塑料”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专家们认为,这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2004年,我们开始利用周边发电厂等排出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聚碳酸亚丙酯、全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及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等产品。”徐玉华说,目前金龙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用于农作物覆盖,在新疆、江苏等地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提供了新突破口。此外,企业生产的生物降解购物袋、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装膜等环保产品深受欢迎。
杨淑英:“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最终服务于社会,对陈立班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张敏博士说:“陈老师是二氧化碳共聚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生治学严谨,虚怀若谷,人品和口碑都很好,可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朱宏教授深情地说:“后来,陈老师还特地把我推荐给他的美国导师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我回国后,陈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为了帮助我尽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他特地把我引荐给广东阳江的企业家,还带我到阳江实地考察,帮助我与阳江相关企业建立很好的联系。”
1997年6月,与学生在一起(左起朱宏、刘卅、陈立班、邹新伟、王东山)
策划|黄仁兴
统筹|梁小可记者|刘再扬图片|刘再扬 资料图视频|陈建华编辑|任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