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曾被人称作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然而,塑料的发明者——奥地利化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却因无法找出降解塑料的方法,最终羞愧得上吊自杀,这也间接表明塑料的危害有多大。
今年4月份,一份公布在《纳米材料》上的研究指出:在以小鼠为实验体研究中,微塑料颗粒在被实验体摄入后,仅花费2小时即可穿过受体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微塑料”,也就是塑料微粒,一般指的那些直径不超过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
一、很多婴儿或许每天都在摄入“微塑料”
南京大学和美国麻省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光学-光热红外显微光谱分析蒸汽消毒后的硅胶奶嘴及洗涤水发现,奶嘴中含有“微塑料”,还估算出正常奶瓶喂养婴儿到一岁时可能会摄入超过66万个弹性体衍生的微型塑料,而且硅胶奶嘴湿热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微颗粒,还可能引起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
而一项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中的研究,通过对10名成人和6名婴儿、3名新生儿的粪便分析发现,婴儿粪便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微塑料含量可达成人的10-20倍。
虽然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能证明这些微塑料对婴儿的伤害如何,但我们能做的便是尽早防患于未然。
二、常吃外卖的人,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
对于工作忙碌或者偶尔想偷懒的吃货们,外卖在平常可是常客,但你知道吗?常吃外卖的人,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市面上常见的PP餐盒、PET餐盒、PS餐盒都会释放微塑料,而且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从青岛、杭州、成都、厦门、石家庄五个城市收集外卖容器并模拟外卖过程,并预估分析人们通过外卖容器摄入的微塑料。结果发现:
四种材料的餐盒都可能会释放微塑料,每人每周会通过外卖容器摄入12-203片微塑料。
另外,Nautilus的一篇报道称微塑料已经侵入了人类大约40%的食物,鱼类、蜂蜜等食物中也被检测出了微塑料,甚至据估算我们每周摄入的塑料可能相当于吃掉了一张信用卡。我们的胃部、肺组织、血液等部位都被微塑料包围了。
三、微塑料可能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我们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塑料制品,可怕的是塑料可能会被分解成微塑料颗粒,进入人的食物链中,影响到人体的健康,那微塑料可能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呢?
目前针对微塑料对人体毒性效应的研究大多数为细胞实验,尚无系统性相关研究,但微塑料已被证实能够一定的条件下引发炎症。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进入血液后,能被人体血液吸收,甚至可能进入胆道、肾脏等器官及其他组织中。
同时,科学家在进行了一系列微塑料对部分生物的影响研究之后发现,浮游动物受微塑料的影响可致生长变慢,繁殖失败几率高。另外对小鼠喂食大量微塑料后,发现小鼠精子数量降低,小肠发炎,幼崽数量更低了。
四、怎么做,才能少“吃”点塑料?
奶瓶喂养可能会导致宝宝摄入微塑料,吃外卖可能是在吃塑料,微塑料似乎就在我们身边,那怎么做才能少“吃”点塑料呢?
1、奶瓶喂养多加几步
用热水消毒后的塑料奶瓶要放置到完全冷却,之后用玻璃或不锈钢煮沸冷却的水冲洗几次。完成奶瓶清洗后,在冲泡奶粉时尽量选择在玻璃容器中进行,然后冷却至室温再倒入塑料奶瓶喂养。
2、平常少用塑料制品
平常的塑料袋、水杯、吸管、保鲜膜等,都可能会有塑料,建议少用塑料制品,多用可降解的产品。另外,用完的塑料制品也不要乱扔,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避免使用含塑料的日化用品
平常购买洁面乳、沐浴露、洗涤剂等日化用品时,尽量选择无塑料添加的产品。
不光奶嘴、奶瓶中可能有微塑料,外卖容器中同样也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为了少“吃”点塑料,平常给孩子冲泡奶粉可以适当“复杂点”,少用塑料制品或尽量用可降解制品,避免使用含塑料的日化用品等。
参考资料:
[1]《一份外卖吃下去,万亿颗微塑料入体,你知道对身体有多大影响吗?》.生物探索.2022-07-16
[2]《警惕微塑料对健康的影响》.健康北京.2022-05-11
[3]《奶瓶喂养导致宝宝摄入150万微塑料?我们该担心吗?》.美国妈妈网.2020-10-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