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有消费者反映,在外卖平台买了一杯十几元的奶茶,被收取了4元打包费。店方解释称,有店铺立减券,平台还要抽取佣金,不收打包费就亏了。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外卖商家不应该把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打闷包收取包装费。
高价打包费引质疑
你点外卖的时候,有没有在意过外卖“包装费”?最近不少网友称自己在点外卖时遭遇“包装刺客”。
3月29日,辽宁沈阳消费者张女士反映,她当天通过外卖平台在某热销奶茶店总店买了一杯奶茶,发现被商家收取了打包费。“一份十三四元的奶茶,打包费竟要4元,而且送来后那杯奶茶外面就只有一个塑料袋。”
针对张女士提出不该收取这么多包装费的问题,奶茶店工作人员解释说:“你也看到了,我们有5元店铺立减券,平台还要抽取一部分佣金,不收打包费就亏了。”
3月29日,上海报道了一个“18块的麻辣烫外卖,包装要6块”的案例。
据报道,消费者在杨国福麻辣烫人民广场店选择汤底之后,包装费就变成了3元,而在添加了一份肥肠后,包装费便上涨了1块钱,包装费用又增加了0.4元。
点了5个配菜,包装费便涨到5.6元,结算时,实付款18元的一单外卖,仅包装费便占了总价格的30%以上。而最终,这些配菜大多盛放在一个塑料袋包着的包装盒内。
有外卖商户表示,“我们没办法,我们满减平台扣我们20%,然后红包是我们出,我们还要推广费,每天推广费500块钱,能做到生意还好点,做不到生意,所以有的商家都倒闭,就是撑不下去,房租又贵,人工又贵。”
3月28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个案例。案例中,消费者交了两个打包盒的费用,却只收到一个。
市场监管部门称,这种行为构成强制交易行为。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经营者退还了消费者累计消费的53单里多收的包装费26.50元。
外卖平台:在上限范围内商家自主设置打包费
一家外卖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平台会基于各地的物价水平和餐具的实际价格水平,对打包费进行上限设置。在上限范围内,商家自主设置打包费。
也就是说,对于打包费收多少,平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有上限设置。但记者采访发现,打包费已经成为“隐藏”的必选项,而且一些商家对于不打折或没有立减券的订单不收取打包费,而对于有折扣的或者有立减券的订单却收取,这明显是用打包费平衡一下总价。这样,立减券相当于给消费者减了个“寂寞”。专家:
应规范打包费收取标准
专家指出,商家收取打包费主要还是由于未能达到自己的收益预期,从而在打包费上做文章。因此,外卖平台仅仅设置一个打包费上限还不够,还应规范打包费的收取标准,让收费合理公道,并针对打包费的问题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严禁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强制收费。
另外,有律师表示,打包费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围,原则上由商家自主定价,但商家对打包费的定价要贴合成本,不能违背诚信原则随意标价,而且不能强制收费。
消保委发声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针对外卖包装重复收费的问题,在相关案例被曝光后,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外卖商家不应该把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打闷包收取包装费。
来源: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重庆市场监管
编辑: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