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绿色家园南门的庆购超市,在给顾客购买的49元钱一斤的木耳称重时,没有将6克重的塑料袋“去皮”。10月21日,大庆晚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了此事。
报道刊发当日,萨尔图区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

那么,日常生活中,在称重时,您注意过电子秤上有一个“去皮”的按钮吗?
这个“去皮”的按钮有什么用?而商家又是否有使用呢?
市民姜女士提出,超市带塑料袋称重的问题。
“去超市买菜,发现售货员称重时,经常带着塑料袋,如果没去皮,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卖出了商品价格,如果买的是海鲜等贵重商品,这袋子可就值钱了。”姜女士觉得不妥,但又不知道如何维权。

采访时,多位市民表示,遇到这样的情况,但还真没考虑过塑料袋去皮的问题。
超市如果没“去皮”,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
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在现场提醒营业员“去皮”,如果发现存在塑料袋上秤却没“去皮”的情况,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商品计量上,商家应严格按国家计量有关法规称重,对自包装食品“去皮”计量。
经走访记者发现,一些大型超市大都会对称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给顾客称重水果蔬菜等流程中,要点电子秤上的去皮按键,并且,在电子秤的显著部位也张贴了已“去皮”的提示,而在走访多家小型超市却发现,大多商家称重时基本没有去除包装袋重量。


据记者了解,根据国家《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单价在每千克30元到100元之间的食品,称重在1000克以内的,负偏差不得高于2克。
零售商品经销者销售的商品,经核称超出本办法附表1、附表2规定的负偏差,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照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给予行政处罚。
市民齐女士表示,消费者在日常购物中都觉得包装袋这件事情非常小,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很少主动主张自己的权益。
一个包装袋,重量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商家从中获取的利益相当可观。一些商家利用零售商品称重不去除包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看起来是件小事,但确实不小,希望监管部门督促商家及时整改。
记者:庄文伟
责编:贾鑫宇
审核:代宝柱